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信息 » 正文

易伟/王胜东团队在氘代氨基酸合成及DNA编码化合物库构建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易伟/王胜东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许红涛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ccess to N-α-deuterated amino acids and DNA conjugates via Ca(II)-HFIP-mediated reductive deutero-amination of α-oxocarbonylcompoun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展了一种仿生催化策略,利用Ca(II)-HFIP催化合成了N-α-氘代氨基酸并首次实现了钙催化on-DNA多肽库的构建,为氘代氨基酸的合成与DNA编码化合物库构建提供了新的策略。

氨基酸作为生命的基本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小分子药物及多肽药物中。药物分子特定位点氘代能够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或毒性。目前开发的氘代氨基酸、多肽合成策略存在氘代率低、底物适用范围不广和位点选择性差等局限。基于此,本项目发展了新型仿生Ca(II)/HFIP催化策略,实现了N-α-氘代氨基酸/多肽的精准构建。并首次将钙催化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On-DNA合成,实现了新型DNA编码氘代多肽库的构建。这项工作为氘代氨基酸化学提供了一种高效、创新的解决方案,突出了其在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中的应用潜力。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王胜东教授,易伟教授和许红涛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我校博士后李浩然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生刘雨薇和张思琳为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和广州医科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7098-w

课题组网站:http://www.gzhmu-ygz-grou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