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启动仪式的领导和嘉宾包括: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局巡视员陈德伟、注册处处长方维、安监处副处长邹玉婷;广东省科技厅基础与条件处处长钟自然、产学研处科长田文颖;广东省药检所副处长洪建文;广州市科创委副主任王越西、处长钟斌、张南峰;广州市番禺区副区长麦洁萍、药监局局长冼绍棠;中科院广州生物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中国GCP联盟秘书长曹彩;广州壬丰集团董事长郑志忠、总经理邵智慧;来自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的专家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制药企业领导和嘉宾代表;广州地区兄弟院校、兄弟医院的领导;合作单位代表;媒体界朋友;我校校长王新华,副校长方灿辉、刘金保,相关部处负责人,直属医院分管GCP工作的院领导。仪式由副校长方灿辉主持。
药学院院长余细勇教授从组建历程、总体规划、资金来源、主要职能、技术团队、硬件设备、核心理念等方面进行项目汇报。
广东省药物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位于广州番禺,由我校牵头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成立。该平台投资近8000万元,实验室面积2500平方米,拥有近50人专家队伍,由国务院津贴专家、广东药学会理事长余细勇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二级教授、曾负责广东省仿制药一致性评介的指南编写)。该中心符合ISO17025要求,能够承接包括首次人体试验、耐受性试验、药代动力学研究、生物等效性试验等工作的各种药物临床试验的药物分析测试。
目前,国内药物一致性评价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苏州,作为制药大省的广东反而缺乏上规模的药物一致性评价机构,此次广东省药物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动,将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药物一致性评价平台。
王新华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广州医科大学分别于2015年、2016年进入广东省、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很大的进展。他用“千百十”概括学校近年取得的进步。千:首次进国际四大高校排行榜前一千位,临床医学学科ESI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一千位; 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百强,附属第一院连续多年排名前百强;十:5个本科专业进入全国前20强,两个专科连续多年排名全国前10强,3个专科科技影响力排在全国前20强,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接受科技部评估中得分排名全国第5位,冉丕鑫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关于刘见桥教授团队的研究的新闻报道进入《科技日报》遴选的全国十大科技新闻。学校的药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的评估中首次进入排行榜,学校培育的金域检验公司登陆沪市主板。上述成就为广东省药物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指出,该中心不仅是药学院的平台,也是整个广州医科大学的平台,希望中心得到各级领导和兄弟院校专家以及业内同行的指导和支持,为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产出更多一流的科研成果,创新科研平台的运作机制。
曹彩秘书长、裴端卿院长、钟自然处长、陈德伟巡视员先后讲话,表达对中心起航的祝贺并对中心的发展提出愿景。投资方广州壬丰集团董事长郑志忠致辞答谢。
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共同为中心的启动推杆。在众领导、嘉宾的见证下,广州医科大学药物一致性评价平台负责人蔡俊鸿与合作方北京科林利康医药科技公司孙龙华博士现场签约。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参观了位于番禺区的广州医大新药创制有限公司总部和设在的附属第五医院的广州医科大学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拥有标准试验病床床位50张。
药物一致性评价高峰论坛于当日下午在广州市越秀区举行。论坛由余细勇教授、广州市药物一致性评价技术联盟王霆博士主持,中国GCP联盟秘书长曹彩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方冀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欧阳冬生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郑青山教授、北京科林利康医药科技公司孙龙华博士分别作主题为“药物临床试验新政与研究趋势简介”、"BE与受试者质量管理”、“药物 I 期临床试验与BE研究中的体内药物分析”、“BE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的一般要求”、“临床试验数据质量规范”的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