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部分专家代表合影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于2019年9月19日至22日在江苏南京成功召开并圆满落幕。本届大会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暨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主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承办;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台湾奇美医学中心、台湾外科医学会、台湾体外循环技术学会、香港大学心脏血管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心脑血管医学研究所、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协办。有来自中国内地、澳门、香港地区、台湾和新加坡的400多位专家代表参加会议,这次大会共接受论文摘要 137 篇,有66 多位发言人,包括国际和国内专家,介绍了最新的心血管研究和实践。会议以全体讲座,特邀报告,专题报告等形式举行,大会期间共进行了11个特邀报告,55场专题报告会,内容涉及心脏论坛,血管论坛,心血管转化医学等多个主题。会议期间还举办了青年优秀论文和优秀壁报竞选。我校余细勇院长担任大会主席,药学院代小艳教授担任组委会秘书长、赵小亚老师担任秘书。
一、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在此次大会中发挥重要的组织作用
开幕式上,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大会主席余细勇教授发表大会开幕致辞。余院长首先介绍了中国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死亡率仍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特别是农村近几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农村和城市心血管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率分别为45.5%和43.16%。说明加强心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刻不容缓,只有合作与交流,才能加快前进步伐。接着余院长回顾了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的发展状况:从1995年开始至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不断发展壮大,从创办之初的亦步亦趋,到今日的风格鲜明,我们从未止步。纵使时光易逝,我们服务于社会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未改变!昨日疾风劲草,今朝参天大树,我们的心血管研讨会从渺小到独树一帜,从发展到壮大,见证着自己的成长,同样见证了一届又一届青年专家的成长。最后,预祝大会的举办圆满成功,表达了对海内外科研人才共聚一堂的喜悦以及对大会中思维碰撞的热切期待!开幕致辞获得了海峡两岸专家的强烈共鸣,为大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石。
主席台就坐嘉宾
(左四:余细勇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余细勇教授致辞
闭幕式上,大会主席余细勇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本次大会学术交流的成就。并致谢承办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以马根山教授为首的专业团队的支持,也感谢北京心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然哲仪器、北京益仁恒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赞助。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余细勇教授总结与致谢
此外,闭幕式上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秘书代小艳公布表彰优秀壁报名单。
二、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积极参会此次大会并取得骄人成绩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申翱副研究员为大家作了题为“β-blockers augment L-type Ca2+ channel activity by targeting spatially restricted β2AR signaling in neurons” 精彩的专题学术报告,讲者与听众充分互动,营造了热烈的学术交流气氛。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覃宇燕博士生在青年优秀论文评选中表现突出,赢得一致好评。
此次大会共有60份壁报参展,参赛者现场讲解自己的工作,并回答评委和代表的提问,代表们充分交流,取得了较好的学术交流效果。经过评审专家组的严格定量评分,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的在学研究生范景皓、张燕芬、王萍、刘晓萍荣获“优秀壁报奖”。
左二王萍、左五张燕芬、左六范景皓
左五刘晓萍
此次学术盛会的圆满召开促进了海峡两岸四地心血管科学研究的交流,加强了了解,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在组织此次大会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术活动中亦是成绩斐然,展现了我校良好的学术风貌,大大提升了我校在国内外学术圈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