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21日,2025临床药学与表观调控药物交叉学科创新大会在广州医科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表观遗传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药理学会、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共同主办,由广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等单位共同承办。
(会议现场合影)
会议以“跨界融合,精准赋能,药创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跨学科、跨地域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深度融合。本次会议将为临床药学、表观遗传药理学、表观遗传药物研发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研究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我们诚挚邀请了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共聚一堂,作会议报告和不同专题的学术研讨,为参会同道提供了解学科最新的动态和前沿技术。
【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邀请了钟南山院士线上致辞,我校党委书记曾颖如、副校长付晓东等出席,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我校师生近500人参加。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吴他凡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席、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表观遗传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余细勇教授致开幕词。他讲到,自2016年创办了首届表观遗传药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年已是第十届。这十年,是砥砺深耕的十年,我们共同见证了无数前沿研究的碰撞与交融,无数智慧火花的迸发与闪耀;会议记录了我们领域的飞跃与发展,现已成为领域内专家学者不可或缺的年度学术盛宴。十年来,表观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表观调控药物(Epi-drugs)的研发已成为全球新药创制的前沿热点与战略高地。面对Epi-drugs的研发与应用仍面临的诸多挑战,临床药学发挥着关键桥梁作用。未来,表观遗传药理学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整合、精准与创新。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大会主席余细勇致开幕词)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曾颖如致欢迎词。曾书记简要介绍了广州医科大学、以及药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指导!她指出,表观遗传药学药理学是评价药物效益和毒性的重要学科,临床药学不仅是药学、临床医学的桥梁,更是保障用药安全,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的核心力量。我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药学学科的建设发展,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本次会议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期待会议能为分享临床药学领域最新的创新成果、探讨表观遗传药物研发的前沿动态提供平台,对推动医药卫生事业,促进人民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曾颖如致欢迎辞)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张永祥教授致辞。他指出,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疾病发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表观遗传药物靶标,表观遗传药理学的研究,以及表观遗传药物研发,已成为当前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热点之一。随着表观遗传药物的靶标以及表观遗传药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一批表观遗传药物获批上市。重大专项的实施,推动我国新药研发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我国药理学研究正面临新一轮发展的机遇,使命和任务很艰巨,需要广大药学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发奋努力,不断开拓创新。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张永祥致辞)
最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发表视频讲话。钟院士指出,2016年首届会议召开时,国内表观遗传药物研究尚处“跟跑”阶段,临床药学对表观调控的认知仍停留在“表浅”层面。经过十年的努力,我们成立了中国药理学会表观遗传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引领了表观调控药物的创新发展。也让中国在该领域从早期的跟跑、并跑发展,如今在部分靶点和药物类型上实现领跑。在当前临床药学迈向精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药学领域对创新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希望我们医药领域的各位同仁们在研究中突出重点,争取在精准协同、科研转化、数字驱动、智慧创新等重点任务中有所突破。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加强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
(钟南山院士致辞)
【大会特邀报告】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邀请了张永祥教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杨宝学教授(北京大学)、李佳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庾石山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王宏广教授(清华大学)、平渊教授(浙江大学)、朱依谆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罗德平院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汪晖教授(武汉大学)、马骏院士(中山大学)、杨波教授(浙江大学)、陈建国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专家作主题报告。大会报告邀请了付晓东教授(广州医科大学)、胡文浩教授(中山大学)、丁侃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陶亮教授(中山大学)、易伟教授(广州医科大学)、胡丙杰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张陆勇教授(广东药科大学)等作为主持嘉宾。
(张永祥教授作主题报告)
(杨宝学教授作主题报告)
(李佳教授作主题报告)
(庾石山教授作主题报告)
(王宏广教授作主题报告)
(平渊教授作主题报告)
(朱依谆教授作主题报告)
(罗德平教授作主题报告)
(汪晖教授作主题报告)
(马骏教授作主题报告)
(杨波教授作主题报告)
(陈建国教授作主题报告)
【分论坛及青年学者论坛】
9月20日全天,会议分为“药物分子靶标与表观遗传药理”、“智能药物设计与先导药物发现”、“药剂生物科学与新技术新方法”、“药品监管科学与智慧临床药学”、“临床合理用药与精准药物治疗”“教育赋能路径与创新人才培养”等6个分论坛开展研讨。
分论坛一邀请了陈临溪、肖斌、方坚鸿、吴晓倩、张海港、乔爱君、周玖瑶、侯宁、代小艳、路静、徐益鸣、江雪燕、张铁军、陶辉、刘居理、申翱等16位教授作主持嘉宾;
分论坛二邀请了李哲、陈建军、夏国钦、胡隆、卢宇靖、赵培亮、陈铁根、林水木、廖国超、曹华、孔祥谦、周志、张建业、刘艳、唐士兵、吴小伟、张成等16位教授作主持嘉宾;
分论坛三邀请了蔡铮、彭新生、赵春顺、叶国东、刘强、刘理涵、袁海涛、时军、张建业、张灵敏、李博等11位教授作主持嘉宾;
分论坛四邀请了钟国平、钟诗龙、陈杰、陈吉生、蔡德、陈艳芳、林英、喻鹏久等8位教授作主持嘉宾;
分论坛五邀请了王若伦、陈吉生、曾英彤、邱凯锋、邹尚荣、曾彩芳、李玉珍、李咏梅等8位教授作主持嘉宾;
分论坛六邀请了魏理、曾英彤、常惠礼、吴他凡、郭丹、唐欲博、张梅、苏健芬、袁中文等9位教授作主持嘉宾。
来自国内外120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带来了160多个精彩纷呈的高质量学术报告。
此外,9月19日上午还召开了青年学者论坛,分为“青年学者创新研究论坛”、“药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论坛”、“药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论坛”三个专题开展了研讨。邀请了陈征宇、张馨、王任先等39位讲者作报告、邀请了程魁、张梅、欧田苗、吴剑、刘英华、陈敏、贾元威、陈阿丽、张洋、雷雪萍、苏桃、李艳红等教授作主持嘉宾。
(论坛一:药物分子靶标与表观遗传药理)
(论坛二:智能药物设计与先导药物发现)
(论坛三:药剂生物科学与新技术新方法)
(论坛四:药品监管科学与智慧临床药学)
(论坛五:临床合理用药与精准药物治疗)
(论坛六:教育赋能路径与创新人才培养)
(青年学者论坛)
【2025年广医系统药师审方技能大赛】
9月20日下午,大会期间举办了2025年广医系统药师审方技能大赛,本次审方大赛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比赛旨在提高药师的审方技能,规范医院处方审核工作,助力提升药物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药学服务。广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2021级本科实习生全程参加了比赛,收获满满。
参赛队伍来自于广医系统各附属医院药学部,每个医院派出一支代表队,共有13支队伍参赛。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共计决出三个奖项(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
(比赛现场)
(获奖合影)
【专委会委员会议】
在学术会议期间,中国药理学会表观遗传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专委会)2025年委员会议在学术会议中心召开。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张永祥教授莅临出席了此次会议并作致辞讲话,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和表观遗传药理学专委会的主任委员余细勇教授作了2025年专委会工作报告总结,专委会秘书长江雪燕副教授主持本次会议。通过第二届委员的现场讨论、线上线下投票和选举,共推选拟增补委员候选人26名。
(专委会委员会议现场)
【大会闭幕式】
9月21日上午,大会继续举办特邀报告。报告结束后接着举行闭幕式,由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罗晓明主持。
(罗晓明副书记主持闭幕式)
大会执行主席魏理教授作大会总结。她首先对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表示感谢和敬意。她指出,此次会议搭建了一座跨学科、跨地域的学术的桥梁,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和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对药学领域学科交叉和前沿领域的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力的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深度的融合。未来,我们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的转化的衔接,推动多学科协同创新。临床药学与表观调控药物的交叉融合,将在疾病的新靶点的发现,精准治疗和智慧药学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大会执行主席魏理教授作大会总结)
中国药理学会原副理事长陈建国教授讲话。他表示,本次大会聚焦临床药学与表观调控药物交叉学科的国内外的趋势和前沿进展,引领了国内药学领域发展的风向标。会议期间,中国药理学会表观遗传药理学专业委员会进行了2025年专委会工作总结和委员增补。希望专委会团结国内外同行共同努力为表观遗传领域的发展、为药理学学科发展、为国家药学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鼓励广大医药研究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展示我们国家药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广泛合作交流,推进我国药理学研究、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中国药理学会原副理事长陈建国教授讲话)
广州医科大学胡丙杰副校长讲话。他指出,跨学科合作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临床药学与表观调控药物领域更是如此。通过多学科的交融突破传统研究的局限,开拓创新的空间,为解决医学难题及临床用药问题开辟更多的路径。本次会议系统展现该领域的最新的研究进展,既集中展示学科的前沿成果,又深度融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实践。报告精彩纷呈,研讨热烈深邃,多领域的前沿思想激荡,创新火花,形成诸多有深远意义的共识。学校也将进一步推动临床药学与表观遗传药物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为学科持续发展提供更准的保障,更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广州医科大学胡丙杰副校长讲话)
大会圆满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于21日上午12时胜利闭幕!